当前位置:首页 >> 心脏中心 >> 预防保健 >> 文章列表

纠正9个错,才能护心

  生活中的小错误或者坏习惯,也许不会马上带来威胁,却会给健康埋下隐患。对心脏来说更得当心。近日,《印度时报》为我们纠错,指导我们更好地呵护心脏。  错误一:不爱晒太阳。为防止紫外线晒伤,适当的防护必不可少,但这不等于隔绝阳光。身体需要阳光的作用来合成维生素D。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血管中...[2013-03-20]

春季乍暖还寒老人防“心”病侵扰

最近一周,长沙气温骤降骤升,被网友戏言“一周走完春夏秋冬”,这也导致无法适应天气急剧变化的市民挤爆医院急诊。记者昨日从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老年患者、儿童患者近期明显增加,提醒市民初春乍暖还寒时,心脑血管、糖尿病、关节炎等病患要特别注意旧病复发,幼儿户外踏青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仅3月1日到3月12日,长...[2013-03-14]

最经济的护心法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护心不惜买昂贵的保健品,还让医生给他们开最新最贵的药物。实际上,只要生活中多些改变就能轻松保护好心脏。2月27日的美国《赫芬顿邮报》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医学专家的观点,给出生活中一些没有什么花费却又非常见效的护心方法。  参加志愿活动心脏更健康。加拿大一项研究中,对106名高中生...[2013-03-11]

心脏病人安全锻炼指南

  得了心脏病后,家人和患者本人都会希望“静养”,觉得任何运动都是一种损耗,会加重病情。但事实恰恰相反,医学专家强调,心脏病患者应该讲究章法地多活动。因为,运动是心脏病人的一种“治疗药物”。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2月23日报道,美国运动协会近日推出“心脏病患者安全锻炼指南”,呼吁想锻炼的心脏病患者...[2013-03-07]

日常护心新方法

  说起保护心脏,你可能知道一些知识,比如少吃盐、多运动等,还有一些新方法,你可能闻所未闻。2月1日,美国“网络村”网站载文,为我们介绍了一些保护心脏的新方法,值得学习。  做饭放点胡椒粉。做饭时加点胡椒粉、辣椒粉或者辣椒酱,不仅可以提高人的食欲,还会对心脏有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胡椒粉...[2013-02-21]

童年不快乐中年易患心血管病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童年不快乐的人,步入中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而这种长期影响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随访377名平均年龄42岁的成年人。后者自7岁开始参与研究,现在均超过40岁,7岁时接受多次有关情感行为的测试,以评估他们的悲痛倾向、注意力和不当自我调节程度。 研究...[2013-02-21]

高血脂最怕5件事

  血脂水平太高很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及脑梗塞等疾病。美国“梅奥诊所”官方网站2月2日最新载文,总结出高血脂患者最怕的几件事。  怕夜间痉挛。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血管专家达伦·施耐德博士表示,高血脂会伤害双腿,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堵塞会让腿部因供血不足而无法正常活动。一些...[2013-02-19]

常吃草莓对心脏好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1月14日报道,中青年人常吃蓝莓和草莓,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美国《循环》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对此解析道,蓝莓、草莓等红、蓝、紫色浆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复细胞受损的作用。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的新研究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该研究对9.3万人...[2013-02-04]

房颤可以控制好

  冠心病、甲亢、心肌病、高血压等病人通常会发生房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控制房颤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健康中心网”12月14日载文,刊出控制房颤的7大注意事项,值得关注。  1.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咖啡、茶、苏打水和巧克力中都含有兴奋作用的刺激物咖啡因。咖啡因摄入过量会导致...[2013-01-04]

体重反弹更伤心脏

  美国“健康日”网站12月13日报道,当日出版的《老年病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减肥后体重反弹并不断反复,会增加中老年女性发生心脏病的危险。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对100名绝经肥胖妇女参试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减肥项目,平均体重减轻了25磅(约合11公斤)。之后,研...[2012-12-25]

看似健康警惕心源性猝死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心源性猝死发病迅速,从发病到死亡非常快,而且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身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为180万,平均死亡频度为3.4人/分钟,与美国平均12%-14%的生存率相比,我国患者的生存率不到1%。”在12月14日举行的“预防中青年猝死—航空航天等专业精...[2012-12-19]

女性心脏病的“诡秘信号”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罗西·奥多内尔,近日在她的个人博客中写道:“在上周心脏病发作之后还能够重返演播室,真是万分幸运。”原来,50岁的奥多内尔在帮助一位肥胖的同伴从她车中出来以后,突然出现了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症状。由于很久不能缓解,她被送到医院,结果诊断为心梗发作。  奥多内尔在及时获得医...[2012-11-02]

应酬多,伤心机会就多

  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礼仪往来的国度,无论商业会谈、亲朋聚会还是婚礼喜宴,每个场合都少不了迎来送往的应酬。然而在觥筹交错的交际背后却藏着健康隐患。  刚刚结束的国庆小长假中,南京的孙先生在同学聚会上突发心脏猝死。现年46岁的他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家人悲痛万分。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明洲提...[2012-10-24]

心脏病人也要康复

  近几年,经常有三四十岁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出院后工作也不干了,家务都做不了,完全成了废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前不防,后不管,得了心梗救治晚”的情况出现呢?正是健康知识了解得少造成的,其实出院后做康复,这些人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出院后的康复即二级预防,我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目前是缺失的。目前的康...[2012-10-19]

护心脏 全家老小齐上阵

  整个社会呈现心脏病高发的势态,家庭的聚集现象更明显。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经常发现,一个家庭兄弟几个人,生活方式是一样的,饮食习惯是一样的,最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也会一样。其实,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最佳的角色分配。  母亲,做好健康守门人。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血管...[2012-10-12]

中年人的心脏最脆弱

  打开付研教授的博客,我第一眼就喜欢上她为自己选的头像:一颗从乱石中用力生长出的嫩芽。这位心怀希望的心脏科专家,从医20多年来也给无数病人带去了新生的希望。付教授有个病友群,大多都是从六七十岁就开始找她看病,看到现在已经八九十岁高龄了。这些老人习惯每个月都来门诊看看她,不只为看病,更重要的是找她聊...[2012-10-08]

老是睡不好易得心脏病

  失眠会导致心脏病危险增加,同时也是心脏病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据《今日美国报》近日报道,挪威科技大学拉尔斯·埃里克·洛桑德博士及其同事,对参加一项全国性健康调查的近5.3万名男女参试者的睡眠习惯进行了为期11年的跟踪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仔细梳理分析发现,与未出现睡眠问题的参试者相比,几乎每天都睡...[2012-10-08]

哪些晕倒会要命

八成因为心脏病,脑病也会很危险  9月11日刚被任命为候任日本驻华大使的西宫伸一,16日上午在东京的医院内去世。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13日上午,西宫伸一在东京都涩谷区自宅附近倒地昏迷,被路人发现报警,送往医院救治。据政府关系者透露,西宫入院后被送入加护病房治疗,情况“很糟糕”。  对于西宫伸一的死因...[2012-09-24]

防范心律失常有妙招

  白露节气过后,昼夜温差将会加大,天气转凉,这种天气里,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最易增加,既往有心律失常的老病号也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防止疾病复发。  其实心律失常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过,只不过它在有的人身上表现很轻,有的症状重;有的持续时间短,有的持续时间则长;有的偶尔发生,有的经常发生...[2012-09-11]

拼命锻炼未必对心就好

  现今都市中出现一类自称“周末勇士”的人,他们周一至周五拼命工作,为强身健体,一到周末就拼命运动。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就职于一家外企的他工作压力很大,加班是家常便饭。人到中年,40岁的张先生开始注意保养身体,工作日里没时间运动,他就选择在节假日加入驴友团队,骑行远游,登山露营...[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