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脏中心 >> 健康知识 >> 文章列表

焦虑让心脏更危险

动下巴、甩甩手、看窗外都能让人放松、镇定  工作压力太大、家里烦心事不断、人际关系不和谐……种种不顺心,都会让我们焦虑。焦虑,原本是人人都可能出现的心理或情感的正常应激反应,可若没有及时发现并任其发展,则可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更要注意。  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2013-03-27]

多做好事心脏也受益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心脏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5日报道,平常多参与一些慈善公益活动,还会让你的心脏获益。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06位青少年志愿者,让其中一半的人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社区公益活动,比如给低年级的学生免费辅导功课、组织一些社区活动等,另一半的人则不...[2013-03-27]

越早发胖越伤心脏

  不少人觉得年轻时胖一点无所谓,将来减肥就行了。可事实上,美国“健康日”网站3月7日报道的一项新研究提醒大家,身体越早发福,对心脏的危害越大。  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1600多名男女受试者进行了随访,对他们的身高体重指标、心脏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评定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发生体重超标的年龄越...[2013-03-20]

纠正9个错,才能护心

  生活中的小错误或者坏习惯,也许不会马上带来威胁,却会给健康埋下隐患。对心脏来说更得当心。近日,《印度时报》为我们纠错,指导我们更好地呵护心脏。  错误一:不爱晒太阳。为防止紫外线晒伤,适当的防护必不可少,但这不等于隔绝阳光。身体需要阳光的作用来合成维生素D。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血管中...[2013-03-20]

春季乍暖还寒老人防“心”病侵扰

最近一周,长沙气温骤降骤升,被网友戏言“一周走完春夏秋冬”,这也导致无法适应天气急剧变化的市民挤爆医院急诊。记者昨日从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老年患者、儿童患者近期明显增加,提醒市民初春乍暖还寒时,心脑血管、糖尿病、关节炎等病患要特别注意旧病复发,幼儿户外踏青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仅3月1日到3月12日,长...[2013-03-14]

最经济的护心法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护心不惜买昂贵的保健品,还让医生给他们开最新最贵的药物。实际上,只要生活中多些改变就能轻松保护好心脏。2月27日的美国《赫芬顿邮报》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医学专家的观点,给出生活中一些没有什么花费却又非常见效的护心方法。  参加志愿活动心脏更健康。加拿大一项研究中,对106名高中生...[2013-03-11]

心脏病人安全锻炼指南

  得了心脏病后,家人和患者本人都会希望“静养”,觉得任何运动都是一种损耗,会加重病情。但事实恰恰相反,医学专家强调,心脏病患者应该讲究章法地多活动。因为,运动是心脏病人的一种“治疗药物”。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2月23日报道,美国运动协会近日推出“心脏病患者安全锻炼指南”,呼吁想锻炼的心脏病患者...[2013-03-07]

良性早搏不必太担心

  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但也会在正常心脏中发生。良性早搏不能完全与心脏病划等号。  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人,或者至少使用现有的诊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预后良好。许多有早搏的人自己感觉不到,只是在升学、就业体检时突然发现。病人可能...[2013-03-04]

心脏不好少做深呼吸

  在空气新鲜的户外,健康人可以有意识地多做深呼吸,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但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过度深呼吸会导致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过度深呼吸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排出,此时机体会开始自我调节,缩小血管口径,引起循环阻力增加,...[2013-02-27]

单身男女心脏健康差

  近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期刊》1月刊的一篇文章称,单身男女心脏健康差。  芬兰图尔库大学附属医院的这项研究共收集了1.5万名受试者的资料。结果显示:与已婚夫妇相比,单身男性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会高出58%—66%,单身女性高出60%—65%。此外,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在心脏病发作后28天内死亡...[2013-02-21]

日常护心新方法

  说起保护心脏,你可能知道一些知识,比如少吃盐、多运动等,还有一些新方法,你可能闻所未闻。2月1日,美国“网络村”网站载文,为我们介绍了一些保护心脏的新方法,值得学习。  做饭放点胡椒粉。做饭时加点胡椒粉、辣椒粉或者辣椒酱,不仅可以提高人的食欲,还会对心脏有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胡椒粉...[2013-02-21]

童年不快乐中年易患心血管病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童年不快乐的人,步入中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而这种长期影响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随访377名平均年龄42岁的成年人。后者自7岁开始参与研究,现在均超过40岁,7岁时接受多次有关情感行为的测试,以评估他们的悲痛倾向、注意力和不当自我调节程度。 研究...[2013-02-21]

儿时脾气大,中年心脏差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一项新研究称,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爱发脾气,那么他们步入中年时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在7岁的时候如果总是感到悲伤痛苦,那么40岁出头的时候患上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就会显著增加,这种效应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风险几率为...[2013-02-19]

高血脂最怕5件事

  血脂水平太高很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及脑梗塞等疾病。美国“梅奥诊所”官方网站2月2日最新载文,总结出高血脂患者最怕的几件事。  怕夜间痉挛。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血管专家达伦·施耐德博士表示,高血脂会伤害双腿,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堵塞会让腿部因供血不足而无法正常活动。一些...[2013-02-19]

护心得跟着年龄走

  编者的话:在全球范围内,心脏病是健康头号杀手。美国心脏病协会数据显示,在美国,每39秒钟就有一人因心血管病而死亡。这些死亡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如果能与医生配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使心脏病死亡危险最小化。近日,美国“网络村”网站载文,邀请了三大协会4位专家分别从不同年龄段给出保护心脏最重要的...[2013-02-04]

常吃草莓对心脏好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1月14日报道,中青年人常吃蓝莓和草莓,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美国《循环》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对此解析道,蓝莓、草莓等红、蓝、紫色浆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复细胞受损的作用。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的新研究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该研究对9.3万人...[2013-02-04]

房颤可以控制好

  冠心病、甲亢、心肌病、高血压等病人通常会发生房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控制房颤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健康中心网”12月14日载文,刊出控制房颤的7大注意事项,值得关注。  1.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咖啡、茶、苏打水和巧克力中都含有兴奋作用的刺激物咖啡因。咖啡因摄入过量会导致...[2013-01-04]

体重反弹更伤心脏

  美国“健康日”网站12月13日报道,当日出版的《老年病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减肥后体重反弹并不断反复,会增加中老年女性发生心脏病的危险。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对100名绝经肥胖妇女参试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减肥项目,平均体重减轻了25磅(约合11公斤)。之后,研...[2012-12-25]

看似健康警惕心源性猝死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心源性猝死发病迅速,从发病到死亡非常快,而且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身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为180万,平均死亡频度为3.4人/分钟,与美国平均12%-14%的生存率相比,我国患者的生存率不到1%。”在12月14日举行的“预防中青年猝死—航空航天等专业精...[2012-12-19]

心脏病八大高发时间

  不同疾病的发作或症状在一天中具有特定的“高峰期”,心脏病也不例外。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迈阿密大学心脏病学教授阿瑟·阿加茨顿总结出的“心脏病发作的八大可怕时间”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1.挤车堵车。研究发现,交通拥挤及堵车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危险增加3倍。预防措施:心脏病患者尽量避免挤公交,...[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