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脏中心 >> 心脏病常识 >> 文章列表

汽车、电视都是毁心物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汽车早已成为现代人离不开的物件,但你有没有想过,如今不断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和人们对它们的过分依赖有关。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期刊》上的新研究显示,同时拥有汽车与电视的人,心脏病风险比没有电视汽车的人高27%。  该研究的领导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赫尔德教授及同事们...[2012-02-07]

人体奥秘:心脏

我们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我们总量达5000毫升(CC)的血液在总长约96000公里的大血管、毛细血管中循环。在我们的骨髓深处,每分钟约有1.5个红细胞诞生。我们处在母亲温暖、舒适、湿润的子宫里时,体温处于最舒适的37摄氏度,不需要自己呼吸。母亲的血液为我们提供了氧气,所以我们的肺不需要工作。因此...[2012-02-06]

心脑血管病人能去高原吗

  天津读者问:我今年48岁,患有高血压,通过吃药控制平稳,偶有胸闷,做过冠脉造影,但没有诊断为冠心病。今年想去西藏旅游,能去吗?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吴慧轩答:这种情况是可以去高原的,但需要注意出发前要适当锻炼,并在出发前做一次心脏的全面检查,至少做一次运动负荷试验,确定...[2012-01-31]

压差变大,血管硬化

加重心脏负担老人风险更大  人们测量血压时,会盯着收缩压和舒张压这两个数值,却甚少注意“脉压差”。殊不知,脉压差增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很多见,在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中也不少。对健康有一定危害。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差。理想血压的状态是,收缩压在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60—80...[2012-01-29]

冬季是心律失常高发期

  冬季是心律失常发作的高峰时期。由于人体受激素调节,冬季白天变得很短,人体激素容易受到影响,天气过冷,引发出心律失常的现象。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现象,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1200万...[2012-01-18]

护心要常念“三字诀”

节饮食畅情志适劳逸  李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刚刚四十出头的李军精神干练,说话底气十足并且很有条理。在谈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时,李主任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节饮食、畅情志、适劳逸”九个隽永的大字。“中医讲‘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要等得了病再重...[2011-12-22]

体重控制得好,有益心脏

  保持合理体重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能减少患心脏病、中风、高血压、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慢性病的几率。近日,美国《健康》杂志网站刊文,教你如何保持有益心脏的健康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是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的简便指标。BMI指数<18,表明偏瘦;BMI...[2011-12-16]

测测你的心脏几岁了

  你的心脏还好吗?进行下述测试,可以了解你的心脏是比你年轻还是比你老,看看你的心脏几岁了?  测试方法:首先静坐5分钟,测得每分钟脉搏数A;然后连续做20个标准鞠躬(频率适中),测出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将三次脉搏数相加,用总和减去200,再除以10,即(A+B+C-200)/10,...[2011-12-16]

天冷房颤易高发早手术早好

  天气骤冷,心慌、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眩晕等症状变多了。许多人以为,这是降温后的正常生理反应,忍忍就过去。其实,这可能是房颤最先出现的征兆。特别是在季节变换、感冒发烧时,老年人要格外警惕。  房颤可分四类:阵发性房颤,可自行终止,发作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超过7天,需药物或同步直...[2011-12-14]

慢性心衰治疗新思路

  慢性心衰可以说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终点,不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心肌病,最终往往都会发展为慢性心衰。临床上慢性心衰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过去医学界认为慢性心衰就是心脏舒缩无力,出现淤血、水肿,所以治疗原则主要是强...[2011-12-09]

气温低于12℃易发心脏病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就该绷紧“预防心脏病发作”这根弦了。  这项研究还发现,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就有200多名心脏病患者入院。根据这个数据,研究人员计算出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此外,调查特别提醒7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格外注意,因为他们大多数动脉硬化严...[2011-11-22]

注意烧心有这5个信号

  经常喝浓茶、整天吃辣椒、吃饭速度快……种种不良生活习惯让烧心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因此近日,美国《健康》杂志最新总结了烧心的几大信号,提醒大家要控制烧心。  胸口痛。胃酸刺激食道引起胸口痛是烧心的典型症状。美国加州著名胃肠病专家沃尔特·科伊尔博士表示,胸痛如果在锻炼或用力时加重,记得查查胃。  睡觉...[2011-11-14]

常上夜班也会“伤心”

  近日,由心脏与中风基金会与加拿大心血管协会主办的2011年加拿大心血管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认为,倒班工作者心脏病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尤其要注意。  这项研究的主持者琼·萨默博士表示,她以前曾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十分熟悉倒班。为了研究倒班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她对安大略省两家医院227名女性工作者进行了...[2011-11-10]

电子血压计怎么用才准

  近年来,随着电子血压计的普及,家庭自测血压越来越受重视。自测血压方便、易行、廉价,患者本人可随时测量,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并避免了因精神紧张引起的血压测量值偏高。虽然电子血压计好处多多,但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问得比较多的问题,一并为读者做个解答。  1...[2011-11-02]

女性必看:产后要谨慎预防心脏病

  产后心脏病是指分娩后心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如产妇感到心慌、胸闷、不能平卧、气急等。一般在产后24~28小时最为明显。产妇如在产前已有心脏病,心脏功能属于一级的(即轻度心脏病),一周后会完全恢复正常。心脏功能属于二级的(即心脏病在轻度劳动之后即有症状出现的),可能由轻变重,严重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2011-08-05]

中老年人心脏病的预防常识

中老年心脏病的发病率高,由此而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高,对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对老年心脏病患者,除了要给予药物治疗之外,还必须加强干预措施,心胸医院心内科专家说,要采取在医学上称之为“二级预防”的病后预防保健环节,以减低心脏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戒烟、限酒  凡证实为心脏病...[2011-08-03]

CRT植入术 心衰患者的福音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  心胸医院主任说,在收缩性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重度心衰患者多存在心室收缩的不同步情况。宽QRS的患者多存在室间或室内传导障碍,心室收缩时,出现室内或室间失同步。部分窄QRS波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失同步,心室失同步使心脏失去...[2011-08-0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怎样护理

心胸医院专家介绍,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成功后并不是治疗的完全结束,而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护过程的开始。  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是以使病人康复和获取自我保健知识及能力为目的,它主要包括生活起居、情绪调养、饮食调理、功能锻炼、合理用药及药效观察等。重点要做好下述几点:  服用抗凝药的问题:病人术后48-72小时,胸...[2011-08-03]

无胸痛心脏病更危险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胸痛可意味着患有心脏病,因而心脏病发作时不出现胸痛似乎听起来是件好事,但心胸医院心内中心专家说,这种心脏病发作由于缺少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医生的误诊。因此,无胸痛症状的心脏病发作起来更危险。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是在调查了14个国家因急性冠心病发作而入院的两万多名患者后得出这一...[2011-08-03]

预防先心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往往给患儿和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先心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呢?  心胸医院专家介绍,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