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这几个时段最脆弱 如何能保护你的心脏
为全身供血的心脏,看似强大,实则脆弱。日前,美国《预防》杂志专栏作家、迈阿密大学心脏学专家亚瑟?盖斯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多项国际研究,总结出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 心脏最脆弱的六个时段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2016-07-26]
暴食自助餐引发心律失常 饭吃七分饱即可预防
“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被喻为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意思是说,饿得扶墙进去,饱得扶墙出门。但俗话说“宁可三分饥,不可十分饱”,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节制饮食,时常有人因暴饮暴食突然“心慌”、“心痛”而诱发心脏病发作。 暴饮暴食除了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外,同时也可引起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2016-07-26]
81岁老汉挑战心脏搭桥术 年轻人更要严防心脏过早“退休”
尽管已经81岁高龄,但是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术没几天的刘伯,依然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几天前,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刘伯,还笼罩在随时猝死的死亡阴影之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二科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才宣告脱离死亡威胁,重获新生。术后刘伯恢复良好,还为医生送上了自己的画作。据了解,刘伯的心脏搭桥术是中山...[2016-07-22]
心肌炎症状 患上心肌炎如何治疗
心肌炎是一种青壮年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发炎病普,如果严重者还会导致碎死的,那么心肌炎的症状是什么?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肌炎的症状 一、心率改变 我们的体温和心率增速不相称,或心率异常缓慢,均为心肌炎的可疑征象。 二、心脏扩大 轻者心脏不扩大,一般有暂时性扩大,...[2016-07-21]
夏季要警惕心脑血管病 高温天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出现多例因高温导致心脑血管病致死的病例。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可减少夏天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几率。 高温是导致夏季心脑血管病发作的“元凶” 当气温高于30度时,人体心率加快,排汗量增加,身体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如果人体不能正常排汗,还会...[2016-07-20]
这些心血管病情况危害大 平时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美国在多年以前就开始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结果,美国冠心病的死亡率较30年前下降了40%。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却逐年上升。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若干规定(送审稿)》,也将在北京市所有办公场所、餐厅和宾馆实施禁烟。 高血压也是明确的危险因素,而...[2016-07-11]
晒太阳能稳定血压 养宠物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一提起紫外线,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要提防晒黑、晒伤、晒斑甚至皮肤癌。阳光、紫外线真有那么可怕吗?“英国广播公司网”近日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阳光的好处可能远大于它的危害,紫外线能够帮助降低血压,使其平稳,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在紫外线和热灯条件下的血...[2016-07-05]
老人心律失常是什么原因 预防心律失常先防感冒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1200万人受到心律失常的困扰,一半以上是老年人。 为何老年人容易患心律失常呢?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传导障碍和病窦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等。 其次,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2016-07-05]
如何减少心律失常发作?心律失常饮食不宜过饱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等。各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都有可能致心律失常。那如何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如何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1、饮食指导: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清淡、...[2016-06-28]
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要治 哪些心律失常要检查?
心律失常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虽然多数是良性的,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则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公众对心律失常存不少误解,认识水平亟待提高。 一般来说,如果病人心跳的次数过快、过慢...[2016-06-27]
5个小动作透露心脏病征兆 教你自检心脏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实,日常通过检查身体的一些表征,就可以自我发现疾病的潜在征兆,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摸脖子。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对此,颈围是衡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关键部位,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2016-06-16]
心脏的6个求救信号
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你的健康,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却鲜有人关注心脏发来的求救信号。心血管专家提醒你及时注意心脏失灵的前兆,尽力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心脏发来6个“求救信号” 1、胸闷胸痛 如果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头大象,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觉得胸部肌肉有扯动感,说...[2016-06-16]
晨醒猛的起身会“伤心” 哪些生活细节最伤心脏
在我国心血管患病年龄构成中,45岁至64岁年龄段的比例达到55%。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就达300万,心脏病每年直接导致55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其中,“心脏猝死”因突发性强、治愈率低,成为夺取生命的“主要杀手”。 起居四大危险时刻 清晨一骨碌爬起床。6时―11时被喻为心...[2016-06-14]
空腹运动易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还有哪些原因?
赵大妈最近迷上了老年健身操,每天清晨都在公园里“闻乐起舞”,可是连着跳了几天,看别人都神采奕奕,自己却心慌气短头晕,精气神并没有提升。难道自己不适合晨练? 专家介绍,老年人早起晨练对身体有好处,但像赵大妈这样出现不适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空腹锻炼造成的。空腹运动时,需要从脂肪中分解出能量,这时,...[2016-06-14]
遗传性晕倒竟是心律失常 家人中有猝死者须警惕
有些人的心脏天生就很“任性”,时不时闹“罢工”,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当一家人里有好几个出现这种怪病,很可能是遗传性心律失常,需要到专业的门诊诊治。 经常莫名昏倒竟是遗传 5岁的童童自小得了一种怪病,时常莫名昏倒,身体抽搐,大小便失禁,过几分钟清醒过来又跟正常人一样。当地医院没有查出...[2016-06-12]
让心脏年轻的秘密,竟然是10件小事
心脏是人体的“泵机”,需要一刻不停地跳动,可谓最忙的器官。要让它持续、有力地为全身输送血液,就必须知道它的喜好。《生命时报》邀请心脏病专家总结出一套护心法,告诉你心脏最爱的那些事。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 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启富 1、常怀感恩心...[2016-06-08]
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这些表现就是心脏病
心脏病是个让人恐惧的疾病。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到过不少因心脏病而出现生命危险的例子。那么心脏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呢,患上心脏病之后有什么方法能治疗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心脏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是除此之外,心脏病患者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下面...[2016-06-08]
经常心慌要警惕心律失常 三类心律失常可以治愈
说到猝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心肌梗死。但其实,80%的心脏性猝死来源于心律失常。老百姓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严重不足。老年人心律失常在早期可能没有更多的临床表现,往往出现轻微的心悸、胸闷、头晕,偶尔有心绞痛,很容易忽视。即使早期心电图显示正常,后期也有发生猝死的风险。 对待心律失常的常见误区 一,...[2016-06-07]
王景峰:房颤引发的中风异常凶险 正规抗凝治疗可预防
提起中风,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然而,还有一种疾病引发的中风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月6日第四个“中国房颤日”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时表示,为帮助更多的患者认清房颤可导致...[2016-06-06]
压力大更易患动脉硬化 预防动脉硬化吃什么好?
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血管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那对于一种如此常见、多发的疾病,那么,日常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日常预防动脉硬化多吃什么比较好?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动脉硬化和这八种因素有关 1、高...[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