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房颤,大量饮酒是罪魁祸首
心脏舒张与收缩的动力来源于心脏自身的电活动,当心脏的电起源和电传导发生异常时,就会引发心律失常。据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德博士介绍,作为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则是由于肺静脉向心脏释放电流,破坏正常的心房博动而引起的。房颤时频率可达350—700次/分,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流速度减慢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引起中风。
肺静脉放电心房乱颤,频率最高可达700次/分
房颤作为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心房内的一种电学异常。肺静脉异常电位是房颤的主要触发因素。房颤时心房各部位呈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使心房肌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心房的频率可达350—700次/分,心房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心室泵血的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心脏功能不健全。
据悉,根据房颤发作方式和持续时间,医学界将房颤分为四大类即: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生性房颤。无论何种类型的房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房颤被诊断、治疗得越早,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机会就越大。
我国800万人“房颤”,大量饮酒是罪魁祸首
据资料显示,“房颤”这一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中国六十岁以下人口中该病的发病率为百分之一,六十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百分之三到四,八十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百分之九。目前,中国约有800万人罹患这一疾病,超过欧洲和美国患者的总人数。
据介绍,房颤的病因和诱因是老龄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而大量饮酒,如每天饮酒超过三次,会使房颤的发生率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
30%缺血性脑中风者因房颤引起,缘于血流涡流的产生
房颤如果长期不恢复,心脏功能会受到损伤,心房丧失有序节律跳动导致血流在心房内产生旋涡流动缓慢,血液淤滞产生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随着动脉血液流动到远处动脉产生栓塞,血液流不过去。据介绍,3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由于房颤引起的。
除引发血栓形成外,心房颤动时还有如下表现:患者会感到心悸,即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生活质量下降;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