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预防保健 >> 查看文章

夏季教你怎么养心

2011-08-05 15:08:42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604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由于昼长夜短,很多老人的睡眠时间也随之缩短,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养心非常重要。特别是心律失常患者,保证好的睡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作。反之,如果休息不好,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急性心梗、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险情况。

  俯卧是最不宜采取的睡姿,因为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脏病患者,应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在睡前不宜看令人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也不宜喝茶和咖啡等刺激饮料。

  由于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减慢,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可遵医嘱服用适当的药物以控制病情。睡前把应急药品放在离床较近的地方,以便伸手就可拿到,防患于未然。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临床上按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临床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更常见合并其他心脏疾病。

  对于已经出现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而言,减少其发作非常重要,这就离不开合理的治疗。前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心脏起搏器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伴随研究和认识的发展,治疗目标逐步从心律失常本身的控制转移,更注重于整体生活的改善和死亡率的降低。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因此心理养生不可忽视,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减缓新陈代谢、减轻燥热感。郁闷烦躁时,不妨听听舒缓音乐、看看优美画册,室内的窗帘和装饰也宜采用浅色系,以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悦,让自己的心在夏天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