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脏瓣膜也可以调换吗?
心胸医院专家介绍,小儿心脏瓣膜发生病变时,一方面心脏负担增加,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心脏排血减少,机体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尿少等,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肝脾肿大、腹水,甚至休克。
先天性儿童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共同房室瓣为主,后天性或获得性主要风湿性心脏病和感染心内膜炎所致,心脏各个瓣膜都可累及,发生粘连、狭窄、 增厚、卷缩等。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提出,儿童换瓣术后并发症少,早期成活率与成人无差别。但是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长发育,人工瓣膜的有效口径不够大,过一段时间还需要重新置换。同时终身抗凝也将带来许多不便,如有不慎,则会造成出血不止等严重后果。
以下两点临床医师意见基本一致:
①儿童心脏瓣膜尚无理想的替代物,小号瓣膜难以避免随发育成长后再次置换;
②换瓣后变异因素多,不同于成人,儿童换瓣指征选择比较严格,原则上瓣膜病变尽可能使用修复方法,只有当瓣膜损坏已无法修复时才考虑作瓣膜置换手术。
心胸医院专家指出,对于小儿若需置换瓣膜,大多选用机械瓣膜,一般小儿在7~8岁以后才能安装人工心脏瓣膜。但由于机械瓣的一些缺点,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经过改造的同种生物瓣膜。这种瓣膜通过处理后既保持组织的活力,又不会产生抗原反应(机体对外来物质的一种排异反应)。同时寿命长,使用方便,对小儿尤为适用。
人造心脏瓣膜可分为两大类,即人造机械瓣膜和人造生物瓣膜。机械瓣膜具有瓣膜有效口径大、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应用得比较普遍。可是机械瓣膜由 于使用的材料和设计上的原因,血液通过瓣膜有形成血栓的可能。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病人一旦装上了机械瓣膜后就必须终身口服抗凝药,以防不测。
生物瓣膜则是采用自身的、同种异体的或动物组织经过处理后缝制而成的瓣膜。生物瓣膜所用的材料有人的心包膜、硬脑膜,牛的心包膜或心瓣膜等等。生物 瓣膜的最大优点是来源方便,制作成本低,手术后不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但是生物材料制作的瓣膜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即瓣膜寿命较短,易退行性变、钙化失效,耐久性差。一般置换5~10年后瓣膜便会失去功能,病人还需要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