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心脏病常识 >> 查看文章

CRT植入术 心衰患者的福音

2011-08-03 16:45:1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65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

  心胸医院主任说,在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重度心衰患者多存在心室收缩的不同步情况。宽QRS的患者多存在室间或室内传导障碍,心室收缩时,出现室内或室间失同步。部分窄QRS波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失同步,心室失同步使心脏失去同向收缩,室间隔收缩提前,左室游离壁收缩延迟,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左室舒张末压力升高,射血分数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进行性的左室扩大和收缩力下降使二尖瓣环扩张,造成二尖瓣返流。二尖瓣乳头肌和周围心肌收缩失同步又加重二尖瓣返流。心衰后出现的心室失同步化,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CRT在传统的双腔起搏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室起搏,左室起搏电极经右房的冠状静脉窦开口,进入冠状静脉左室后壁侧壁支起搏左室,同时起搏右心室,通过多部位起搏恢复心室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返流。因此,陈维主任表示,对于心衰伴心室失同步的患者来说,CRT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同时显示出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

  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概念在1983年由De Teresa在第七届全球心脏起搏研讨会上首次提出。1998年,Daubert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室起搏电极,使双室同步起搏成为现实。2005年公布的欧洲心脏病协会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中,推荐CRT作为患者心衰治疗的I类指征。适应证如下:QRS>=120ms,左室的射血分数EF<=35%,NYHA分级III-IV级心衰,充分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2005年ACC/AHA公布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CRT也作为治疗患者的I类指征。适应征如下:经最佳治疗LVEF<=35%,心功能NYHA分级III-IV级,窦性节律的心脏失同步(目前定义为QRS>0.12ms)病人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非有禁忌症。

  心胸医院心内科中心主任还表示,由于CRT-P植入术结合了射频、起搏、PTCA技艺,因此开展此类手术对医院的设备、医生的技术都有很高要求,是起搏器植入的最高端技术,要求术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堪称科技与经验的完美体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医院重点推出冠心病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心动过速、先心病封堵术、心律失常的药物和非药物性治疗(单腔、双腔ICD 起搏器植入术及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外周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肥厚型心肌病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其相关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