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孕不育 >> 心脏病常识 >> 查看文章

高血压治疗 警惕这些误区

2017-05-15 15:16:30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446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被称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全国目前患有高血压的人数超过3亿人,基本每10名居民就有3名患高血压。不少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误区,今天,记者请专家帮大家梳理一些关于高血压方面的常见问题。

  应了解诊断线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什么?很多老年人对此都一知半解的。厦门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金哲秀博士介绍,当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即为高血压。

  金哲秀表示,140/90mmHg既是高血压的诊断线,又是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达标线。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专家建议,3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在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还没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应该立刻看医生,开始药物治疗;如果血压未达标,心血管风险将增加2倍以上。

  保持饮食清淡
  一些老人由于味觉退化,吃东西爱多加盐,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医生表示,我们日常食用的钠盐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对于某些特定人群,盐敏感性比较高,即血压随着摄入钠盐的高低而升高或降低的,即使目前血压正常,在未来发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也很大。

  此外,饮食中钠盐摄入的增加与心血管预后也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为对血管、心肾、脑的影响。一项纳入2436名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24小时钠摄入量每增加100mmol,冠心病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上升56%、36%及22%。所以,“降压”和“限盐”是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关键。对于高血压患者,饮食应该低盐、低脂、低热量。

  注意三大误区
  金哲秀提醒,老年人患高血压往往容易忽视一些问题,他为老年人指出了避免陷入降压治疗的误区:

  1.不愿意服药。许多老年人宁可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手表等,就是不用药。以上这些用品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反而耽误病情,而坚持用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肌梗死、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2.不难受不服药。许多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觉得没有症状就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其实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是由于药力在控制血压,并非高血压本身已经治愈,应当坚持服用。

  3.不按医嘱服药。一些老年人轻信广告里的药物疗效,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道听途说很可能起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