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整形 >> 鼻部整形 >> 查看文章

鼻畸形(歪鼻)矫正

2009-02-24 06:44: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35

 歪鼻畸形矫正术的目的是在外观上恢复一挺直的鼻外形,同时使外鼻恢复正常的功能。因此术前确立一完整和准确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歪鼻畸形是骨-软骨的复合畸形,同时有鼻中隔的扭曲,要想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就应在术中同时矫正这些畸形。如果鼻弯曲畸形不严重,也无通气障碍,可仅采用软骨移植物

 

矫正外鼻的不对称畸形。一般来说,鼻整形外科大夫先矫正歪曲的鼻中隔软骨,过一阶段后再矫正外鼻的畸形。

一、病因
  歪鼻畸形和胎儿期或成长期的局部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伤有密切关系。成年期的急性外伤和儿童期慢性损伤所致的畸形有明显的差别,发育性畸形和近期的外伤鼻骨凹陷性骨折畸形也有差别,后者在早期虽然无不对称性畸形,但鼻骨凹陷性骨折可引起晚期的鼻梁的扭曲。
  发育期的儿童对外伤很敏感,但反应较轻,可能只有轻微的出血;受伤以软骨的挫伤为主,因为这个时期的鼻梁以软骨为主,所以畸形并不明显。
  软骨挫伤的长期反应是软骨的发育不平衡,表现为:软骨-骨联系的发育不对称和受伤的鼻骨发育过快。这种畸形也存在于上颌骨的额突上。不对称软骨畸形可存在于侧鼻软骨或/和鼻翼软骨上、中隔软骨和鼻脊脱位,同时也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大小的关系。如软骨组织的过度生长、扭曲或局部膨大;骨和软骨的错位可引起一侧软组织过多或另一侧软组织的相对缺陷;长期的歪鼻畸形也可导致双侧鼻孔不对称。
  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矫正歪鼻畸形的困难是难以矫直扭曲的软骨。一般只能将其形成细条才能相对矫直,因为整块的软骨不会改变其形状。
二、鼻畸形
  外伤所致的一侧软骨的过度生长或另一侧的软骨发育不全均可致两侧不平衡,任何微小的外伤可导致局部软骨的生长延迟及形成瘢痕。后者在不同的轴向上形成对抗力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畸形。
  1、在和鼻小柱平行的轴向上的外伤所引起的对软骨细胞的损伤、缺血、形成瘢痕可形成常见的歪鼻畸形。正面观上,中隔呈C形畸形。随着鼻梁的生长,正常侧软骨细胞继续分泌间质,而损伤侧软骨细胞减少或停止分泌,导致两侧生长不平衡。临床表现为正常侧生长比损伤侧长,打破了的生长平衡就形成中隔扭曲。但此类畸形仅界限在受伤部位。治疗原则是去除扭曲的软骨。
  2、软骨受伤区的轴向垂直于鼻小柱,平行于上颌骨时,鼻尖的扭曲方向对准中隔受伤侧。
  3、如果损伤局限在软骨的中央,局部畸形表现为球状畸形。
  因此,生长期所致的微小损伤可因软骨细胞的不平衡分泌而在晚期出现明显的中隔扭曲畸形。
三、手术原则
  一旦出现中隔软骨扭曲,就不能单单矫正扭曲的部位。矫正此类畸形的方法是重新塑型畸形的软骨,使其变直,或用间接的技术掩盖凹陷的鼻梁。
  需要指出的是,中隔和中隔软骨的不正常形状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周围结构所产生的致畸力量所决定的,这些结构包括了骨、软骨、粘膜或皮肤。软骨也会对骨和皮肤产生一致畸的力量。因此歪鼻畸形矫正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消除这个致畸的力量,并使畸形的软骨复位。如果不能消除这个致畸力量,即使手术矫正了局部的畸形,没有消除的致畸力量仍会使局部出现新的畸形。当然,在致畸力量消除后,软骨复位和适当的固定技术,使软骨永久复位则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固定所用的并不是内或外夹板,而是自体材料如软骨等。
手术原则:
  1、大部分歪鼻畸形需要手术直接矫正;只有少部分的歪鼻畸形(如轻微的歪鼻畸形无鼻功能障碍者)可用间接方法矫正如局部软骨移植术等。
  2、矫正气道阻塞必须在维持正常支撑作用和局部解剖结构的基础上纠正中隔软骨扭曲,使其变直。
四、手术步骤
  1、暴露 一般在粘膜中隔处采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中隔联合切口。一般仅掀起患侧粘骨膜,尽量不掀起正常侧的粘骨膜,以保留其对软骨的营养。
  2、中隔整形术:软骨中隔 矫正中隔软骨扭曲的方法较多,如仅涉及中隔软骨游离缘,则可垂直切除一软骨条即可;也可水平切除一软骨条可使鼻梁中线复位。如为“C”或“S”形畸形,则应在粘骨膜下行较广泛的切除。但这些方法仅适用于局限于中隔软骨的扭曲畸形。
  中隔软骨具有“记忆”的功能,因此,手术应彻底解除致畸力量,否则会恢复原来的畸形。术中在鼻背缘和游离缘保留10-15mm的软骨条可保留游离的支撑作用;术后仅采用夹板、牵引、缝合或别针固定技术是无法将中隔软骨完全复位的。
  骨性中隔 骨性中隔的扭曲可阻塞气道和使鼻中线偏移,由于它对支撑鼻梁的作用不大,因此适合于行广泛的折断或切除。
  犁骨和前颌骨突常有偏斜,术中可将其凿断和切除。如果前颌骨突和鼻脊出现错位和中隔软骨显得臃肿,可切除骨性中隔并将中隔软骨重新复位,切除中隔软骨下缘一条软骨条可使鼻梁中线复位,但同时应将中隔软骨的下缘和前颌骨鼻脊用缝线固定。如果鼻脊本身偏移而中隔软骨位置正常,可通过青枝骨折将其复位。
  中隔软骨游离缘 中隔软骨游离缘的扭曲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它对鼻尖和鼻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术中应仔细操作。用自体软骨条移植矫正局部的扭曲是一方法,但操作困难和显得臃肿。如果局部的软骨严重扭曲和过度增生,则将其切除,并用一自体软骨条替代。但注意应仔细固定缝合。
  中隔鼻背侧 在矫直下部、后部和游离缘部的中隔后,如果软骨鼻背仍扭曲,就可能需要对近鼻背的软骨行垂直于鼻梁的松弛切口,但不要打断中隔软骨鼻背缘的完整性。如必须打断,则应事先采取如下措施:
  ① 在骨性或软骨性鼻背下行贯穿中隔的褥式缝合;
  ② 加强中隔软骨游离缘的支撑作用;
  ③ 已完成鼻侧壁凿骨和移位;
  ④ 将中隔软骨和侧鼻软骨缝合在一起。
3、切除驼峰:
  此手术应在矫正中隔畸形后进行;切除驼峰时应尽量保守,以免出现继发性鞍鼻。如存在鞍鼻,可同时矫正。
4、骨切除术:
  
首先,切除骨质时应准确和有计划;行骨质切除前,应充分矫正中隔的扭曲畸形,因为只要存在中隔扭曲畸形,就无法矫正鼻骨的歪鼻畸形。由于这类患者骨性鼻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对称畸形,故在手术时,只能求获得相对的对称。另外,对较严重的歪鼻畸形,可采用双截骨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矫正骨性鼻梁的扭歪畸形。术后用外夹板固定。
5、辅助手段:
  
可用自体软骨条或骨块矫正鼻梁中部或下部存在的凹陷畸形;如鼻孔也因组织生长不平衡而出现不对称,可对鼻孔或鼻翼行整形术。